MiniCPM 4.1是什么
MiniCPM 4.1 是面壁智能推出的混合思考模型。采用 InfLLM v2 稀疏注意力架构,每个词元仅需计算与少于 5% 词元的相关性,显著降低长文本处理开销。在 128K 长文本场景下,相比传统模型大幅减少缓存存储空间。MiniCPM 4.1 支持高效双频换挡机制,根据任务类型自动切换注意力模式,平衡计算效率与输出精度。在多个评测基准上取得同尺寸模型第一的成绩,综合能力达到同级最优水平。MiniCPM 4.1 提供了多种部署格式,如 GPTQ、AutoAWQ 等,方便在不同端侧设备上高效部署。

MiniCPM 4.1的主要功能
-
高效稀疏架构:采用 InfLLM v2 稀疏注意力架构,每个词元仅需计算与少于 5% 词元的相关性,在 128K 长文本场景下,相比传统模型大幅减少缓存存储空间,显著降低长文本处理开销。
-
双频换挡机制:根据任务类型自动切换注意力模式,长文本用稀疏,短文本用稠密,平衡计算效率与输出精度。
-
卓越综合性能:在多个评测基准上取得同尺寸模型第一的成绩,综合能力达到同级最优水平,在知识、推理、编程、指令遵循等方面表现出色。
-
端侧友好:在 LiveCodeBench、AIME 等测试中,推理速度比同尺寸开源模型快 3 倍以上。在 128K 长文本场景下,仅需 25% 的缓存存储空间,让端侧算力不再有压力。
-
多种部署格式:提供多种部署格式,如 GPTQ、AutoAWQ 等,方便在不同端侧设备上高效部署。
MiniCPM 4.1的技术原理
-
稀疏注意力机制:MiniCPM 4.1 采用 InfLLM v2 稀疏注意力架构,每个词元仅需计算与少于 5% 词元的相关性,大幅降低长文本处理的计算复杂度和内存开销。
-
双频换挡机制:根据任务特征自动切换注意力模式,长文本任务启用稀疏注意力以降低计算复杂度,短文本任务切换至稠密注意力以确保精度与速度。
-
高效推理框架:自研 CPM.cu 推理框架,集成稀疏注意力、模型量化和投机采样等技术,实现高效的预填充和解码,提升端侧推理效率。
-
长文本处理优化:通过分块分区域处理文本,智能化选择重点区域进行注意力计算,大幅减少长文本处理的计算量,支持 128K 甚至更长的文本处理。
-
数据与训练优化:采用高质量的预训练数据集和监督微调数据集,结合高效的训练算法,如 BitCPM 极致三元量化技术,实现模型参数的极致压缩,提升训练效率和模型性能。
MiniCPM 4.1的项目地址
- Github仓库:https://github.com/openbmb/minicpm
- HuggingFace模型库:https://huggingface.co/openbmb/MiniCPM4.1-8B
MiniCPM 4.1的应用场景
-
端侧设备应用:MiniCPM 4.1 专为端侧设备设计,适用于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智能音箱等设备,能在设备本地高效运行,保护用户隐私,减少对云端计算的依赖。
-
长文本处理:稀疏注意力机制和长文本优化能高效处理长文本任务,如长篇文档生成、故事创作、技术文档编写等,适用于需要处理大量上下文信息的场景。
-
知识问答与教育:凭借强大的知识理解和推理能力,可用于知识问答系统、智能辅导工具等教育领域应用,帮助用户快速获取准确信息,辅助学习和研究。
-
编程辅助:在代码生成、代码补全、编程问题解答等方面表现出色,可作为开发人员的编程助手,提高编程效率和质量。
-
内容创作:能协助用户进行创意写作、文案撰写、新闻报道等各类内容创作任务,提供灵感和写作支持。